发布
煤价下跌何时休?煤炭近期价格与未来走势深度剖析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时间: 2025-01-14 点击:543 点赞:0

最近两个月煤炭价格不断下探,很多从业者担心周期性寒冬再次来临。本文对煤炭近几年的发展变迁、近期价格走势、价格滞后现象及其对行业的广泛影响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究。

图片来源:财经M平方

一、煤炭近几年的发展态势转变

1、产量规模的动态演进

“十三五” 时期,全国煤炭产量大致维持在 34 亿吨至 39 亿吨的区间范围波动。步入 “十四五” 阶段,煤炭产量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2021 年原煤产量攀升至 41.3 亿吨,至 2022 年已达 45 亿吨左右,而 2023 年更是跃升至 47.1 亿吨。

2、消费需求结构的重塑变迁

传统的煤炭消耗大户,诸如钢铁、水泥等行业,因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力约束以及市场需求的演变,对煤炭的需求逐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电力行业虽仍为煤炭消费的核心领域,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体系中的比重持续攀升,挤压了传统火电的市场份额,进而间接影响了煤炭在电力行业的消费量。

二、近两月煤炭价格走势的细致解读

1、11 月价格的下行轨迹

在202年11月,煤炭价格整体表现出疲软无力的态势。尽管北方地区已全面开启冬季供暖模式,理论上煤炭消耗量应呈现显著增长,然而实际的市场行情却并未如预期般带动煤价上扬,反而出现了小幅下跌的现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产地的煤价走势可谓是主导因素之一。以 11 月 14 日为例,神华黄骅港外购煤价出现了 5 至 10 元 / 吨的下调幅度;紧接着在 11 月 15 日,魏桥电厂采购动力煤价格再度下降,由此实现了令人瞩目的 “六连降”。

2、12 月价格的转机与挑战并存

从供应端层面深入剖析,随着部分煤矿顺利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依照惯例将逐步进入停产检修的阶段,这无疑会对煤炭的产量供应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加之近期国内煤炭市场始终处于承压偏弱的运行格局之下,煤矿及煤厂的市场煤销售进展迟缓,导致坑口库存大量累积,严重削弱了煤矿及煤厂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国际市场的视角来看,12 月份正值印尼雨季,频繁的降雨天气势必会对煤炭的生产及出口效率造成显著干扰;与此同时,欧洲部分国家进入冬季后,对煤炭的需求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煤炭出口运输环节造成阻碍与延误,尽管我国动力煤进口量在当前形势下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水平,但进一步的增量空间已极为有限。

从需求端维度考量,随着冷空气的频繁来袭,电厂的开机率有望稳步提升,进而带动电厂日耗的增长,这为市场煤的采购量创造了一定的增长空间,电力行业耗煤需求有望为市场提供更为强劲的支撑力量。

三、煤炭价格下行的综合成因探究

1、需求端的增长乏力困境

主要耗煤行业的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现象显著,成为煤炭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的关键症结所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火电发电量累计增速自年初的 9.7% 急剧回落到 7 月份的 0.5%,相较于 2023 年,全年燃煤发电耗煤增量预计同比减少 1 亿吨左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煤炭总消费量中占据近四分之一份额的冶金、建材两大行业,其产量持续处于减少态势,直接导致耗煤量持续萎缩。

2、供应端的宽松格局形成

国内煤炭主产地的产量呈现出同比持续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煤炭进口量连创历史新高,两者相互叠加,共同铸就了当前煤炭市场供应宽松的格局。在 11 月,全国原煤产量高达 4.28 亿吨,同比增长 3.4%;回顾 1 - 11 月期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已达 43.22 亿吨,同比增长 2%。同样在 11 月,我国煤炭进口量攀升至 5498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26.4%;1 - 11 月累计进口量更是达到 4.9 亿吨,同比增长 14.8%,进一步充实了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应总量。

四、煤炭价格滞后走势预测与内在机制解析

1、短期滞后走势的谨慎展望

短期煤炭价格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随着冬季气温的持续下降,电厂的日耗必然会有所增加,然而鉴于其当前库存处于高位水平,电厂的采购积极性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这对煤价的支撑作用极为微弱。尽管在 12 月下旬会因部分煤矿停产检修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整体供应格局依然较为宽松,在此背景下,煤价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幅反弹。

2、中期滞后走势的乐观预期

预计到 2025 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并有一定程度的回暖。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并发挥效力,宏观经济有望持续企稳回升向好,这将为主要耗煤行业,如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复苏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而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实现平稳增长。

3、长期滞后走势的理性判断

从长期视角审视,煤炭价格将大概率维持在相对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波动,难以重现往昔的高位辉煌。能源结构的转型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从根本上抑制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此外,煤炭行业自身也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多举措稳定煤炭供应,有效避免因供应短缺而引发价格的过度波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发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