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时间: 2018-08-03 点击:3806 点赞:4
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院士出席2018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慧农业论坛,畅谈智慧农业未来和趋势。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介绍,当今世界,数字经济正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一代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以软件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重构生产模式、组织体系、资源配置方式,孕育新的产品生态,开启信息经济的新模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汪懋华认为,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提供更为有效的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节本增收和广泛实践智慧农业经营的机会。

智慧农业作为新一代ICT科技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集成体系,凡能有效提高农业土、水、肥、药、光、热的资源利用率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都将会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研究的新热点。

汪懋华建议,推动智慧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应基于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农田空间差异性信息的精细农作管理,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着力推动信息科技与农业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经验型、定性化为主的粗放型农业向知识型、精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转变。

汪懋华认为,当今农业装备智能化创新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既要总结过去30多年来国际国内农业应用人工智能(AI)的发展经验,又要在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中,坚持站高、看远、想深、谋实的科学精神,正确把握世界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与产业变革新趋势,避免把“智能”这一科学名词当作“形容词” 滥用。推进AI农业领域产应用研究,应在顶层设计优先制定AI在农业装备制造和现代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应用创新研究规划,研究行业具有类人智能的核心机器。

这是汪懋华院士聚焦智慧农业的一次发声。其实,汪懋华院士还发表过很多次“智慧农业”的观点。农业君(搜索公众号:农业行业观察)帮大家再来回顾下。

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汪懋华院士:“精细农业”向“智慧农业”演进是大势所趋

2013中国(国际)精准农业与高效利用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就精细农业向智慧农业演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发表了主题演讲。

汪懋华指出,基于信息和智慧管理好复杂的农业系统,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面向农业、农村服务的信息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汪懋华院士认为:智慧农业发展将引领面向农业与农村服务的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农业领域应用支撑发展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应用驱动,面向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从集成已有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和多年来积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成果着手;开展面向农业产业应用的示范试验研究,构建产业化推广应用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汪懋华院士判定:“精细农业”向“智慧农业”演进发展趋势。

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汪懋华院士:未来农业,无人耕种,24小时不间断

“无人自主农机车将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汪懋华院士也认为,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可支持夜间作业,大大减轻农事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今后,晚上可以种地,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也将随之大大提高。

汪懋华院士:农业要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在农交会 “互联网+现代农业”高端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表示,当前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工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还有,2016年10月份,农村工作通讯记者魏登峰专访了汪院士。下面是专访内容(农业行业观察对采访内容有删减)

记 者:智慧农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事。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汪懋华:细推起来,“智慧农业”一词是在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在发达国家基于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Precision Agriculture”新概念。后来在我国曾被译为“精确农业”、“精准农业”。

本人一直认为这一名词的中译是不确切的。它误导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面认识,仅着重从技术角度去理解。

个人认为宜译作“精细农业”更为确切。它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它不是一种纯技术支撑的概念,而应是适应不同的农业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是促进由经验型、定性化为主的粗放型农业向知识型、精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种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记 者:总体来看,相对而言,智慧农业还是新事物。大家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它?

汪懋华:认知智慧农业,有两个重要维度:

一是技术维度。建设智慧农业系统要集成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等获取、汇聚、处理农业生产相关的客观数据,又能和农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智慧的深度融合来做出生产经营管理、控制与决策;

二是目标维度。智慧农业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目标。
也就是说,智慧农业的深度应用,将最终实现农产品产出、农民经济收入和绿色生态维护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直白一点,智慧农业就是集成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产品,结合管理者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和生长信息的智能感知、分析、调控与智慧管理决策、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新业态。

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记 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智慧农业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汪懋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这样的。智慧农业的“新”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一是提升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产投入要素结构的优化组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显著减少人力投入成本;

二是生产过程受控程度更强,每个阶段都会受到严密监控和及时作出适当处理。智慧农业较传统农业有更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

三是生产出的产品更加符合优质、安全要求。智慧农业由于实现“智慧”化生产,易于实施优化的过程管理,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

划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谈智慧农业

记 者:智慧农业在我们国家发展情况如何?

汪懋华:总体上,智慧农业在我国还处于助推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前身具有“精细农业”应用发展一定的实践基础。

我们国家1994年就开始组织“精细农业”相关理论探索、示范实践与产业化技术研发基础,与世界发达国家同行具有密切的合作联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北斗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快速发展,迄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22颗北斗导航卫星,天上北斗卫星加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与美国GPS 系统和俄罗斯格罗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已具备对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主要国家提供不同精度定位服务的能力。至2020年可达到全球服务全覆盖。在具备差分校正服务地区,已可满足农地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导航的需求。

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技术迅速发展,如推动智慧农业的实践,大中马力拖拉机田间自动导航,联合收割机异地收获作业服务导航,农用土地管理中在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与监督管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规程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与流转管理等的测绘科学技术,都迫切需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厘米或分米级精度的GNSS定位技术。

记 者:看来我国发展智慧农业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汪懋华:确实如此。我国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践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一是现在还没有针对智慧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安排研究;二是一些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仍然受制于人;三是配套的硬件基础设施与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就我知道,目前中国还有5万多行政村没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不足30%。

据2015年7月8日发表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用信息化4个指数来衡量,我国信息化发展全球排名仍位居第88位,还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期,到2020年整体上才能进入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

因此,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研究与实践,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不同地区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与潜力,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智慧创造,脚踏实地、务实求真、创新发展。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这一短板的认识尚待提高,相关创新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着力加强。

记 者:对于我国发展智慧农业,您有什么建议?

汪懋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四篇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中提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与信息化水平”的目标;“加强农业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为实现上述要求,

一是要做好顶层的制度设计,勾勒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路线图,明确应用驱动导向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农业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需要的智慧化技术创新;

二是从集成已有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和多年来积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成果着手,强化智慧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重点是农用感知工业化产品开发及其标准化技术研究;加强自主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创新主体方面,要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业技术联盟,协力提升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创新攻关能力。

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研究方式,跨入信息科技研究的技术前沿。
加大对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熟练农户积累的技术和知识数据化,从而有利于让下一代农户或农业企业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