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但是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是以资源严重浪费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矿产资源刚性需求持续旺盛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特别是近年来露天开采的矿山,因其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视化度高,矛盾更为突出。
1、露天开采矿山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露天开采改变原始地形,形成大量的宕口、采坑和陡坡,对自然景观造成极大的破坏,形成视觉污染;露天开采时剥离的采区表土及向下开采时形成的采坑严重损毁了土地资源, 遗留的各类废渣、废石压占大量土地资源;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占用,也导致原生植被遭受破坏,并影响周围植被生长,使植被的覆盖率降低;露采矿山开采边坡坡度普遍较陡,高差较大,容易形成崩塌、滑坡等矿山地质灾害,同时沿露采边坡堆放或在采场底盘直接堆放的各类废渣、废石及剥离的表土在雨水的冲刷下,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地质灾害。
2、绿色矿山定义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 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其主要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浪费,保障矿业开发活动中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和有效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矿区及周边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实现矿区周边环境生态化、矿区社区和谐化。
3、露天开采矿山绿色矿山建设
3.1 提高矿山开采技术水平
矿山企业应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山开采技术水平,优先选用资源利用率高、废物产生量小、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小的采矿设备、工艺。如采用剥采比低、铲装效率高的工艺技术,采用带收尘装置的全封闭破碎加工系统、中深孔微差或逐孔微差爆破等先进的爆破技术、全封闭的皮带运输系统、喷淋冲洗设备及收尘、降尘设施,从矿石开采、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降低露采矿山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科学利用高低品位矿石及各种剥离物, 提高共伴生矿产和剥离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 将露天开采矿山剥离物用于土地复垦、坡面复绿,水泥配料、砂石骨料或其他工程用料。如水泥用灰岩等矿山进行高品位矿石与低品位矿石、夹层、顶底板围岩等搭配利用,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实现零排放;砂石矿山加强废石、石粉、泥粉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废的排放等;此外,矿山应配备规范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理设施,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处置,实现选矿或加工生产废水100%循环使用,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3 优化矿产品结构
矿山企业同时还应提高矿产品深加工、功能化水平,推广应用纳米、微粉制备技术、矿物改性新材料技术。如加强方解石、白云岩、膨润土、萤石、长石等矿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露天开采非金属矿产有效选矿、提纯、深加工水平,开发系列化矿产品,优化矿产品结构,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增加矿产品的附加值。
3.4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提升矿山开采机械化水平,采用科学有序的采矿工作面推进方向,减轻露天开采对可视景观的破坏。如采取表土分离作业和单独堆存的保护措施,采用小台阶堆土立体复绿等方法对开采边坡及时进行复绿,实现边开采边复绿,消除露天开采矿山视觉污染,实现矿山开采活动与造地、复垦、植被恢复等同步进行,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3.5 加大科技创新
矿山企业应建立科技研发队伍,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如建立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监测系统、粉尘监测系统等,实现矿山经营、生产、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结语
矿山企业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绿色矿山之路,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保障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更是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