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承德实践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 2019-09-09 点击:3118 点赞:2

来源:经济日报

绿色发展的承德实践

今年春天,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群众在植树造林。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摄

绿色发展的承德实践

今年7月份,塞罕坝幼苗培育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培育的松树幼苗情况。经济日报 记者 高兴贵 摄

历史上,河北承德曾是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但由于不断毁林开荒,植被受到极大破坏,沙化严重。为了消除土地沙化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其对京津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承德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重大生态项目,使承德的林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明显好转。承德顺势科学营林,并大力发展经济林、全域旅游,使当地美富兼得。

初秋时节,塞外山城河北省承德市进入一年中最有味道的季节。广袤的原野不再是单一基调,而是橙、黄、绿、红层层铺开,山岭河谷间的一片片果林——核桃、板栗、苹果等挂满枝头,散发着沁人芳香。

看着眼前的景象,人们怎么会相信,这里曾经是森林覆盖率仅有5.8%的不毛之地,是对京津等地造成重大生态威胁的风沙源头呢?

艰苦创业 遏制沙化

承德丰宁县原本水草丰茂,但由于不断毁林开荒,植被受到极大破坏。全县876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2730平方公里出现了严重沙化,并以每年5.14%的速度扩展。风沙不仅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危害,也对京津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治沙止漠刻不容缓。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项目相继展开。

承德丰宁县小坝子乡榔头沟村村民周庆荣说:“当初在细沙中种活一棵树可真难。先得从几公里外运来黄土,倒在挖好的沙坑中,然后再栽树苗。沙地易渗水,必须经常浇,等树的根系长大,这个过程要四五年时间。为了种活树,大家每天都要往返几里路去挑水。”但是,即便如此,树的成活率也只有70%左右。全村200余口人经过5年的艰苦付出,终于将千亩沙地变成了绿洲。

如今,周庆荣家后墙外的沙丘已被碗口粗的杨树林所覆盖,就在这片林子的中间,丰宁县建起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纪念馆。

小坝子乡党委书记王艳国说,近20年来,各方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造林11.5万多亩,恢复草场6万亩,目前,土地沙化面积已经减少了六成多。生态环境的转好,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多种经营迅速崛起,全乡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857元上升到2018年的3600元,贫困人口由原来的835户1812人减少到309户552人。

目前,承德森林覆盖率由5.8%提高到58.1%,林地面积由340万亩增加到3417万亩,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倍,占河北省总量的45.1%,京津冀总量的38.4%。森林提升了涵养水源能力,目前承德自产水量达到37.6亿立方米,出境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达到100%,供应水量占密云水库的56.7%、潘家口水库的93.4%,每年向京津输水量达到22亿立方米以上。同时,全市森林、草原、湿地每年向大气中蒸发清洁水3842.5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1.24亿吨、释放氧气1.1亿吨、滞留灰尘8032万吨。

科技营林 质优量增

登上平泉黄土梁子乡的后山山梁远望,山下一片片油松林郁郁葱葱……

黄土梁子区域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地理环境恶劣。当年群众听说要在这片石山上建林场,都说“不可能”。

面对恶劣环境,黄土梁子林场职工将苦干实干精神与科技创新手段相结合,发明了“小反坡”造林技术,有效破解了石质阳坡造林难以成活的问题。

平泉黄土梁子林场场长迟明峰说:“本地最为优势的树种为油松,它的特点是喜阴凉、耐瘠薄、耐干旱。我们利用小反坡鱼鳞坑,为油松种子或者树苗创造一个初期阴坡生长的环境,让它把根扎下来。等到林子形成规模就不怕恶劣环境了。”

就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黄土梁子林场职工在这片荒山上开出了22万亩的人工林,使森林覆盖率由0.6%上升到了71%,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5万立方米。每年产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多达近10亿元。小反坡造林技术不仅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更对燕山、太行山植树造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扩大种植面积需要科学外,开展营林管护同样要科学。承德坝上地区木兰林管局副局长赵久宇告诉记者:“木兰林管局现有林地面积143.7万亩,森林覆盖率90.6%,落叶松人工纯林超过28万亩。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这些林木在40年左右的时候就会进行大面积皆伐,而40年左右正是落叶松的生长旺盛期。也就是说,以前的营林方式相当于人为遏制了林木生长,浪费了大量林地生产力。而在德国,落叶松人工林在120年左右才进入采伐期。”

由此,他们改变传统经营模式,采用近自然理念进行管理和经营。通过“宜造则造、宜抚则抚,控制皆伐、经营劣质林、改造贬值林、全面封育”的方法全面提升营林效益。经过10年实践,使得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10%。同时精细化抚育森林115万亩,抚育后的森林生长速率增长31.1%,相当于每年增加林木蓄积量6.7万立方米。由于林木储蓄量的增长,每年增加吸收二氧化碳12.3万吨,释放氧气10.9万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因地制宜 美富兼得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搞区域绿化,将其总数加起来,面积也不少。可在现实中,真正形成林地的面积并不大。究其原因,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脱了节,没有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好,没有把山头要绿、农民要富结合起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承德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板栗、苹果、山楂、仁用杏、时令果为重点,同时兼顾花卉、中药材、苗木、榛子、大果沙棘种植,进行“一带四区”的经济林产业布局,全面推进八大经济林基地建设,其中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9.86亿元进行经济林建设,使得全市林果业实现了飞速发展。

地处燕山深山区的兴隆县,国土总面积468万亩,而耕地仅有22万亩。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多山少地的地方,经济林面积却突破了100万亩。这些经济林是怎么来的?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该县大部分乡镇,发现这里的农民格外爱山场和果树。在土质较好的河谷平地,遍是高产高效的苹果;在土地条件较差的荒山缓坡,则是生命力和效益率都不错的板栗和山楂;在干旱瘠薄的陡坡地带,栽种了耐受力极强的山杏、榛子……就这样,兴隆共发展了苹果20万亩、山楂22万亩、板栗56万亩,年产果品50万吨。仅果品收入一项,当地农民就人均增收4000多元。

兴隆县南天门乡石庙子村是燕山大峡谷中的一个岩边村,坡度在30度以下的耕地几乎不存在。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一片山楂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当地的山楂种植带头人于长国告诉记者,发展林果产业后,全村1000多亩山场都种上了山楂和板栗。果木成林之后,这里就再没有发生过水毁灾害。“后来,县里又引导我们发展新品种,目前这里的林木大都实现了高头嫁接,一般山楂每斤售价不过8角,而我们的优质品种售价能够达到每斤4元,一亩山楂收益就能达到8000元。”

目前,承德市经济林总面积达983.5万亩,全市260万农业人口人均拥有经济林近4亩,经济林人均收入3360元,居全省第一位。经济林有力促进了林果加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目前,承德林产品加工发展了露露、益达、栗源等知名品牌在内的加工企业356家,年销售额达121亿元;旅游业发展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滦河源、辽河源、木兰围场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23个、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20个,带动旅游收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8年旅游收入达865.31亿元。真正使承德成了青山与金山兼得、美丽与富裕同在的京津生态支撑高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宋美倩)

现场

建水窖让村民尝到“生态甜头”

绿色发展的承德实践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依托美丽山水资源,深入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游宜业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目前,兴隆县已经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11个。图为游客在山林里漫步。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摄

目前,离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新杖子乡王麻子沟的鸭梨、苹果等水果完全成熟的采摘季还有一段时间,但已经有不少游客提前到此尝鲜和预订果品了。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挂满累累果实,散发出沁人的清香,格外喜人。

王麻子沟村民组长范孝臣对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我们王麻子沟还是一片荒山秃岭,由于严重缺水,种啥都不行,可以说是承德县最穷的地方。全村53户村民散居在这燕山北麓一条四面环山的狭长沟谷之中,地势落差高达300米。这里不仅雨热同季,而且每年500毫米左右的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季主汛期,在这荒山坡中很难积存,因此这里十年九旱,村里人的生活用水都得用牛车到五六里外的山下去拉。”

“越是缺水的地方,越是盼水。”范孝臣说,1998年春天,眼看着播种季节就要到了,可就是不下雨。“沟里人急啊!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光秃秃的山坡上一下子就形成了地表径流,一会儿就把山间的坑坑洼洼积满了。看着这种状况,我想,山场面积大,容易积水,但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能不能挖一个水窖,把洪水引导到水窖中积存下来,等到缺水时再使用。”

说干就干,范孝臣立即在自家高海拔的自留地山沟中挖了一口深3米、长宽各5米、水泥浇筑的集水窖,水窖建成了没几天,果然积满了雨水,他用软皮塑料管把水引到山下自家的果园里。果树喝上了“及时水”,长势格外喜人,当年10多棵果树就收入了5000多元。

53户村民纷纷向范孝臣学习,开始建水窖。因为水流靠落差,不需水泵不用电,村民笑称这是“自流井”“自流水”。

只有山更绿,水才会更多。尝到“生态甜头”的王麻子沟人很快明白,只有树多林密,雨水才会越积越多。如今,王麻子沟村共建起绵延1里的集水窖“自流井”600多口,铺设地下输水管道55万米,人均蓄水100立方米,年蓄水量相当于一座3万立方米的小水库。全村户户改善生态环境,把坡上坡下、房前屋后全都种上了苹果、鸭梨等果树,人均果树达到300棵,每亩地收益至少达到三四千元。“依托果品产业吸引游客采摘、吃农家饭,一般农户一年就能挣个六七万元呢。”范孝臣说。

如今,20年过去了,王麻子村种植果树已经超过了千亩。“只要能种树的地方,全部是果树。”范孝臣说,是这漫山遍野、星罗棋布、汩汩流淌的集水窖“自流水”,为村民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生态财富。“我们的做法还被省里评选为‘河北节约之星’呢!”(经济日报 记者 宋美倩)

采访手记

绿色的背后……

走访了河北省承德市的多处地方以后,看到村民们开山凿地、砌墙垒石,在荒山上共建起绵延1里长的集水窖“自流井”600多口,铺设地下输水管道55万米,人均蓄水100立方米,使得2000多亩荒山荒岗变成了生态果园,户均收入超过6万元,比过去种粮食增加了30倍。记者不由得为他们这种积极想办法顺应自然、改善环境的做法喝彩。

明明是河北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明明是全省经济条件最为落后的地区,但是承德的生态建设工作却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把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高地,靠的就是实干精神。

通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承德人的精神风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大无畏的奋斗精神。这里说的大无畏,不是盲目蛮干,而是通过艰苦努力,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如黄土梁子林场的员工,通过大力改善自然环境,硬是在石质山上营造出了22万亩生态林;比如木兰林管局,通过推行近自然森林抚育,让森林成材率提升30%以上。这些做法将艰苦奋斗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取得的效益异常明显。

其二,是恒久不变的定力。做事不能浅尝辄止、遇挫即退,而要百折不挠。比如山多地少的兴隆,凭着初心不改的坚强意志,持续进行绿化荒山,只要人能落脚的地方,就会刨出一个树坑,种下一棵树苗。就此造就出一个仅有22万亩耕地的区域却开拓出100万亩经济林的奇迹。通过这种持久的奋斗和创造,承德全市林地面积比以往净增9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宋美倩)